股票配资十倍网站 攻守易势:宁德时代的困局与突围

发布日期:2024-09-15 14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21

(原标题:攻守易势:宁德时代的困局与突围)

《投资者网》王健凡

曾毓群的身影,在这个夏天格外引人注目。

2024年4月,北京车展上,这位常年低调的宁德时代掌舵人罕见地频频现身,与新能源车企大佬们谈笑风生。

6月底,他又出现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圆桌会议上,就市场热点问题悉数回应。其中,面对"卷王"的戏称,曾毓群表述的"卷"代表价格竞争,而奋斗并非"卷",却难平质疑之声。

从"奋斗100天"到生产线停工传闻,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宁德时代正站在艰难的十字路口。

事实上,市场对宁德时代的质疑从未停歇。从产品同质化到价格战,从车企客户自研电池到新技术崛起,一系列挑战正在侵蚀着这家行业龙头的优势地位。

时代风云变幻,宁德时代能否继续保持其"宁王"的地位?这个问题,恐怕连曾毓群自己也难以确定。

暗流涌动

舆论漩涡中,宁德时代的争议并未随时间褪去。相反,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这家电池巨头的"卷",愈演愈烈。

在新能源产业的风云变幻中,宁德时代当下的处境十分奇怪:一边是令人瞩目的业绩,一边是日益加剧的市场焦虑。

2023年,宁德时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22.01%;净利润也达到441亿元,同比增长43.58%。

步入2024年,其市场份额继续攀升。据SNE Research数据,仅在年初的五个月内,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份额就增长了2.3个百分点,达到了37.5%。毋庸置疑,宁德时代仍然稳坐行业头把交椅。

然而,在看似领先的表象下,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

2023年以来,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,来自车企的降价压力与日俱增。曾几何时,在电池供不应求的“黄金”时期,宁德时代还能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顶住车企的压力。但如今,站在行业顶峰的它,却成为其他企业虎视眈眈的焦点。

一方面,下游车厂纷纷通过自主研发或战略投资,谋求在三电领域的垂直整合。另一方面,二三线电池企业的产能也陆续建成投产。面对众多不愿为宁德时代“打工”的车企,宁德时代的压力与日俱增。

在这一波变革中,比亚迪的举动尤为瞩目。2021年,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,引领行业从追求能量密度转向更注重成本的方向。虽然宁德时代还凭借三元电池把持高端车型市场,但电池格局已悄然生变,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攀升至七成。

与此同时,广汽、上汽、长安、吉利、蔚来、小鹏等车企纷纷亮出自研电池的大旗,意图将动力电池纳入自己的垂直供应链管理体系。这导致宁德时代与车企订单"捆绑"的商业模式愈发不稳定。

市场格局的变化,直接反映在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上。从2021年的95%,到2022年的83.4%,再到2023年的70.47%。如何为这些过剩产能寻找出路,无疑是宁德时代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
种种迹象表明,动力电池市场话语权正从宁德时代一家独大,向更加多元化的企业阵营转移。宁德时代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,“躺赢”是不切实际的奢望,焦虑下的“卷”才是无奈的选择。

从幕后到台前

“卷”的背后,反映的是宁德时代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身地位。

首先,宁德时代还在继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。

6月18日,北京时代电池基地的开工。该基地由宁德时代联合北汽、京能、小米等共同投资。其中,宁德时代占股51%,其他三方则分别持股39%、5%和5%。

共同投资建厂是宁德时代绑定车企的方式之一,通过与主流车企合资建厂,宁德时代虽让出部分电池厂股份和盈利,却也得以稳定电池供应,实现了利益共享。事实上,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宁德时代并非首次。此前,上汽、长安、广汽、一汽、东风等国内一线车企,都曾与其携手,共建电池工厂。

其次,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是,宁德时代开始加码终端消费者(to C)。

从机场、火车站的广告投放,到神行电池的发布,再到"CATL Inside"标识的推广,宁德时代正在多维度构建其消费者品牌。今年1月,宁德时代宣布未来猛士917车型将印上"CATL Inside"的标识,展现出其强推自主品牌战略的决心。

"CATL Inside"战略的背后,是对"Intel Inside"模式的借鉴。然而,宁德时代能否复制Intel的成功,还取决于其能否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类似的垄断地位。这场面向C端的营销攻势的效果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事实上,作为供应商,宁德时代原本并不需要直接面向C端市场。但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品牌战略显得至关重要。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,宁德时代希望能够增强对整车厂的议价能力,进而维护自身的盈利水平。

而C端市场策略的推进并非没有代价。尽管宁德时代的营收和利润在2023年保持了增长,但其业务的毛利率持续下降,仅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已从2016年的44.84%下降至2023年的22.27%。同时,此举可能会引起车企客户不满,通过消费者向车企反向施加压力难免有店大欺客之嫌。

最后,宁德时代还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,寻找第二、第三增长曲线。

目前看来,滑板底盘和换电是其重点布局的两个方向。此外,宁德时代还将触角伸向了水上和空中交通领域。2022年11月,其成立子公司专攻电动船舶;2023年7月,又与中国商飞合作成立合资公司,开发电动飞机。

目前看来,在"卷"的赛道上,宁德时代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多管齐下的背后,技术创新、成本控制、市场拓展等,都还是摆在这个行业巨头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
大浪淘沙

产业浪潮中,宁德时代的“卷”让人唏嘘。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者,它的主动出击,实则是一场艰难的守成之战。

毕竟,产能出清的残酷现实并不会对任何一个"王者"网开一面。正如光伏、面板、存储器行业曾经历过的,"扩产—降本"的循环往复如同一场无休止的淘汰赛。

昨日的胜利者,今天可能已站在悬崖边缘,明日或将被大浪无情冲走。"降本增效"的口号萦绕耳畔,这似乎是一种宿命,一种无法摆脱的内卷循环。

历史浓缩的辉煌往往令人回肠荡气,然唯有亲历者方能体会其中的辛酸与艰难。

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在这场还看不到终点的竞逐中,宁德时代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,还需拭目以待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